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江姐”于蓝去世,她说文艺创作最牢靠的办法

来源:文艺生活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雨涵 据悉,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于27日晚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 从影70余年,于蓝最经典的银幕形象,是曾经在1965年上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所扮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雨涵

据悉,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于27日晚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

从影70余年,于蓝最经典的银幕形象,是曾经在1965年上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所扮演的“江姐”一角,此外她还有代表作《龙须沟》《革命家庭》《侦察兵》等。

结束演员生涯后,于蓝又一手组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担任厂长,为开拓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继续发光发热。

这位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老表演艺术家在晚年时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于蓝去世的消息,由她的小儿子、著名导演及演员田壮壮首先在朋友圈中确认。

田壮壮于28日凌晨在朋友圈发文:“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感谢所有关心妈妈的人,我想独自安静几天。”

随后,中国电影集团、于蓝同志治丧委员会发布讣告称,于蓝于6月27日晚21点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病逝,享年99岁。因疫情期间,将遵照家属意愿,丧事从简。

于蓝的去世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缅怀。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在悼念书中写道,“于蓝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是我敬重的前辈。于蓝是‘最美奋斗者’,是中国电影界的骄傲。”

导演冯小宁说:“正是因为于蓝老师对年轻一辈电影工作者的提携帮助,才让我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热爱,她是一位没有一点架子、真正的艺术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怎么去做一名艺术工作者。”

网友们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哀思,“永远的江姐,走好”。

于蓝从影的生涯与新中国同岁,而她最著名的银幕形象,便是在电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的“江姐”一角。

因为于蓝出色的演绎,“江姐”的形象被定格在了于蓝的脸上,而于蓝却说她很少回看这个角色。

“我不敢看,大家老管我叫‘江姐’我不好意思,‘江姐’走了,我似乎成了她了,我挺不好意思的。”

其实“江姐”的故事能够被搬上银幕,正是缘起自于蓝的提议,而且于蓝的成长经历与“江姐”也十分相似。

比“江姐”江竹筠晚出生一年的于蓝是“江姐”的同龄人,两人还于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蓝1921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于蓝便跟随继母逃难到河北张家口。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陷落,于蓝就辍学了。

于蓝曾经被日本宪兵队抓捕过,被他们拿皮鞭抽、用脚踢,早早就在心中埋下了革命抗日的种子。

见到日本的装甲车在城里横行,于蓝“感觉车轮就像碾过自己的胸口一样”。

1938年,17岁的于蓝决定与革命青年一起步行前往延安。

出发前,于蓝同窗好友的母亲把她的原名“于佩文”改为“于蓝”,喻意为“青出于蓝”。

到达延安后,于蓝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女子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于蓝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剧团,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1949年,于蓝主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白衣战士》,电影之路从此开始。

1961年,于蓝在生病住院期间看到了小说《红岩》的连载,她被其中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于是萌生了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想法。<


文章来源:《文艺生活》 网址: http://www.wyshzzs.cn/zonghexinwen/2020/0629/343.html



上一篇:她是曾经风靡全网的豆瓣女神, 现在的文艺少女
下一篇:宋祖儿出演文艺女青年,侯明昊天天担忧学霸人

文艺生活投稿 | 文艺生活编辑部| 文艺生活版面费 | 文艺生活论文发表 | 文艺生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艺生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