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媒介文艺生活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观念

来源:文艺生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信息时代在互联网+、融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理念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助推下迅猛地发展,一个大众影音消费时代已经悄然形成,在这种新媒介氛围之中,微电影无疑是极具活力的文

信息时代在互联网+、融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理念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助推下迅猛地发展,一个大众影音消费时代已经悄然形成,在这种新媒介氛围之中,微电影无疑是极具活力的文艺作品样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那么,深入地分析微电影在“新媒介文艺生活”中体现出的特质,探讨它能够表达什么,它在创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何种规范等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新媒介文艺生活”的概念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介环境格局的形成,民众的文艺生活所依赖的媒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介的转型和跃迁引发了文艺创作、产制、传播等方面的重大革新。继而,这种变化和革新融汇成一种趋势,人们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文艺生活方式或习惯,即“新媒介文艺生活”。这个概念的提出的意义有二:一是“尝试给此种新型‘文艺生活’命名与定位,使之由隐而彰,引起注意,便于辨识与把握,以反映并应付复杂万端、变动频仍的文化现实”;二是“要借此概念尝试开拓‘新媒介文艺’研究的新生面,为该领域的研究构建生活视野、社会视野及群众视野,推动理论范畴的转型与研究方法的创新。”[1]190-191

“新媒介文艺生活”的概念引发了两个研究方向:一是新媒介环境中民众产制、传播、接受的创作和审美活动;二是新媒介与文艺的融合体(可称之为“新媒介文艺”)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欲分析“新媒介文艺生活”的构成是颇具难度的,原因在于诸如“生活”“文艺”乃至“新媒介”的概念都是开放而变化的,然而也恰恰是这种开放和变化赋予“新媒介文艺生活”以动态的范围和丰富的内涵。“‘新媒介文艺生活’概念的丰富性、开放性及延伸性,将为新媒介文艺研究带来意识的调整与视野的拓展,彰明研究的生活性、社会性与群众性,即为新媒介文艺研究构建生活视野、社会视野及群众视野,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更为深入、全面而完整,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及现实针对性。”[1]190-191“新媒介文艺生活”相关研究的难点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活联系”,注重“新媒介文艺生活”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联系,尤其强调新媒介相比传统媒介对文艺生活的推动作用;二是强调“生活体验”,注重还原民众生活的切身性和鲜活性,尤其强调新媒介文艺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总之,关于“新媒介文艺生活”的研究,可谓现今文艺研究的新生面,它可视作文艺研究在数字文化中的变化和革新。

“新媒介文艺生活”可视作媒介转型时代民众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这种方式和习惯形成了一种氛围,使置于其中的文艺形式也发生着悄然的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文艺作品产制的手段和方法上,也体现在文艺作品消费的方式和侧重上,还体现在文艺作品解读的视角和倾向上,它催生新认识、新思潮的产生,一种专属于新媒介时代的文艺创作观念正在悄然形成。“新媒介文艺生活”作为一种环境或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置身其中的受众群体,主要体现为“受众年轻化”和“需求多元化”两方面显著特征[2]17-18。一方面,关注新媒介文艺的受众年龄相对较小,一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迅速、学习能力强的青年人成为受众群体中的主力,他们紧随时尚文化,新颖的取材、选题容易引发新媒介受众群体的情感共鸣,从而推进作品内容和意蕴的传达。另一方面,当今的受众对于新媒介文艺审美的目的体现出了较大差异性:有些人乐于浸入创作者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和氛围,将自身经历或期待自身所应具有的状态融入作品中,新媒体文艺作品俨然是他们寻求心灵慰藉、表达或宣泄情感的出口;也有些人擅于在新媒介文艺中捕捉到时尚文化和思潮的蛛丝马迹,在作品中感受媒介转型和跃迁所引发的意识变革和思想碰撞;还有人将新媒介文艺的创作和传播的氛围视作草根狂欢、经典祛魅的舞台,他们崇尚经典影视艺术霸权的瓦解,崇尚精英与草根界限的模糊,期待神圣的电影变成人人参与的“快餐”。

二、新媒介文艺创作与微电影的后现代美学倾向

后现代主义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它因解构现代主义、批判文化思潮的鲜明特色而迅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它的具体特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解权威和主体,推崇自我或自主;二是反对中心和真理,强调差异和多样;三是否定整体和完善,提倡边缘和碎片。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为基础的传媒影视领域,新媒体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引发了传播方式的革新,信息从以往高度集中的传达方式向个体化、分散化的松散传播方式转变。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的视野下,人人都是信息的产制者和发送者。而接下来,技术的跃迁必将引发意识形态的变革,新媒介无疑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二者的关系愈加引人关注。新媒介与后现代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新媒介的迅猛发展助推了思想上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另一方面,新媒介在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被标识了鲜明的后现代烙印。微电影成长伴随着新媒介的诞生和发展,新媒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和气质深刻地影响着微电影的创作和审美。


文章来源:《文艺生活》 网址: http://www.wyshzzs.cn/qikandaodu/2021/0223/1087.html



上一篇:相对封闭的公共空间:民国农村妇女的文艺生活
下一篇:文艺生活入选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排行榜

文艺生活投稿 | 文艺生活编辑部| 文艺生活版面费 | 文艺生活论文发表 | 文艺生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艺生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