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刊[06/29]
-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征[06/29]
-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投[06/29]
-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栏[06/29]
论传媒文化与当代青年的文艺生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信息文化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青年群体作为特殊群体,具有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等特点,其价值观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其未
信息文化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青年群体作为特殊群体,具有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等特点,其价值观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加强对传媒文化与青年之间文艺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媒文化对当代青年文艺生活的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一直以来,传媒都不仅仅是载体与手段,其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早在十八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将传媒视为第四种权力,在传媒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它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引导不容忽视。青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非凡①。传媒对于当代青年文化交往具有正向影响,能够增进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途径接受信息。将传媒引入到教学中,能够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信息单一、模式固定的制约,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使知识形成联动效应,拓展学生知识面,逐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传媒发展中,文艺出现的新现象、新信息等迅速传输到青年群体中,及时更新群体知识结构,使得群体保持活力性。如电影《大话西游》的放映,受到电影的影响,在很大长一段时间无厘头成为校园内前卫的说话方式。传媒文化将不同的文艺事件、潮流与青年学生有机联系到一起。在互联网平台支持下,青年学生能够在其中充分展示自我优势,参与各种文艺比赛、娱乐活动等,使得学生生活更加丰富,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如《南方周末》对“后舍男生”报道等。可见,传媒文化的发展,对于当代青年文艺生活多姿多彩,对于青年学生具有促进作用。 2.消极影响。传媒文化极易导致青年审美情趣下降。由于传媒自身具有产业化特征,受到利益驱动,为了迎合大众需求,很多文艺作品质量大打折扣,导致文艺产品出现物质性等趋势,直接影响青年的审美判断,拜金、个人主义等思想盛行,不利于青年健康成长。传媒文化以其自身可视化、快餐化等直接削弱了青年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多数情况下,青年学生通过传媒了解各类信息,被平面文化形塑,缺乏理性思考能力。据全国学生联合会调查发现,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更愿意接受读图模式,导致独立判断意识明显不足②。此外,传媒文化对青年学生产生误导,其中过多的炒作,言辞不恰当,使得青年学生无法辨别真正美丑。正因如此,很多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注重直观表达,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美、朦胧美。综上来看,传媒文化对于当代青年文艺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一面。我们要保持辩证的眼光看待传媒文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当代青年面对传媒文化的对策 目前,当代青年生活日益丰富,但通过传媒接收到的知识零乱无序,无法对大传媒传播的海量知识进行消化和思考。可见传媒文化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是多向性的。因此在传媒文化发展中,加强引导,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文化优势,尽快建设绿色校园文化至关重要。当我们面临传媒文化时,要辩证地看到传媒文化,大力弘扬优秀精神及文化,以此来提升自身品位。 在实践中,我们要思考传媒文化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坚持针对性原则,找到问题解决方法,以此来避免不良影响,逐步完善和提升自我。当代学生对于外界认知普遍源于传媒文化,二者具有明显的互动性③。随着新兴媒体发展,网络传播以迅猛之势出现,使得传媒文化更加直观呈现出来,从而使其更具渗透性。因此青年要充分利用其中的优势,汲取正确的知识和内容,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因此青年学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把握方向,引导青年能够追求更高的目标,并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教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摒弃掉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实现自我价值。除了正确对待流行文化,还要指导学生予以正确的评估。学生要明确认识到传媒文化中既有正确的、也存在错误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感受传媒文化为自己带来的力量。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传媒文化迅速发展,并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当代青年文艺生活的影响更为深远,但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因此在实践中,学校要发挥宏观作用,积极建设绿色的校园文化,实现对当代青年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还要对青年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传媒文化,增强青年主体意识,并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传媒文化中负面信息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从而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注释: ①李萌.论“大众文化”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活的影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26-130. ②陈亦水.文艺与政治:意识形态去哪儿了?——以当前文艺作品为中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4):20-29. ③王超男.“生活的文艺,文艺的生活”——传
文章来源:《文艺生活》 网址: http://www.wyshzzs.cn/qikandaodu/2020/0629/331.html
上一篇:好好说话有方法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群众艺术工作的创新思路